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孝感站长网 (https://www.0712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交互 > 正文

专访余晓晖: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9-03-18 22:19:23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人民网
导读:副标题#e#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等。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推

余晓晖: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瓶颈。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制造企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多数企业缺乏网络化、智能化演进的基础能力;工业网络标准众多、互通性差;工厂外网络还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实时和高可靠的要求。二是企业引领能力不强。缺乏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长远布局能力较弱,现有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工业转型升级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三是资金和人才保障不足。国际领先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投入达到数十亿美元,我国企业投入水平差距很大。同时,兼具工业经验和软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滞后于工业互联网总体进展。四是安全风险挑战严峻。互联网外部威胁与工业生产安全内部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安全风险急剧扩张。在安全风险感知预判、防护控制和安全事件溯源处置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应对能力不足,安全产业基础也较为薄弱。

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情况如何?

人民网记者: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余晓晖:从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路径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三大路径。一是面向企业内部的生产率提升,即利用工业互联网打通设备、产线、生产和运营系统,通过连接和数据智能,提升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打造智能工厂。二是面向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提升,即利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企业内外部产业链和价值链,通过连接和数据智能全面提升协同能力,实现产品、生产和服务创新,推动业务和商业模式转型,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三是面向开放生态的平台运营,即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用户等产业链资源,通过连接和数据智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平台相关企业的生产运营优化与业务创新,打造面向第三方的产业生态体系和平台经济。

人民网记者: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发展情况如何?

余晓晖:我国工业门类齐全,面临的业务场景和企业痛点也各异,因而应用上也体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

钢铁、石化、发电等原材料与产品价格波动频繁、设备资产价值高、排放耗能高、安全生产风险大的流程性行业,现阶段应用主要集中在全价值链一体化、资产管理、生产优化、能耗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如某石化企业平台实现从原油采购、石油炼化、库存管理到成品油销售的全产业链整体性优化,在保证原油低点买入、成品油高点售出的同时,实现相对最小库存,试点企业综合优化增效10亿元。某发电厂通过构建设备的热力学模型,优化技术煤耗比,节省7480吨标煤,全年节约598万元左右。

电子信息、家电、汽车等产品种类少而规模大的制造行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高,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大,现阶段应用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定制、产品质量优化、生产管理优化和产品后服务市场等方面,其中大规模定制成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特色应用模式。如某汽车制造企业利用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大规模定制,综合采购成本下降7.3%,生产周期从35天缩短到20天,产品溢价达63%。某电子信息制造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数据分析,优化电子元器件表面贴装工艺,使得产品良率提升30%。

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等多品种小批量制造行业,具有产品结构复杂、价值高、生命周期长的特点,现阶段应用主要集中在协同设计与仿真论证、协同制造、供应链高效管理、设备远程运维等方面。如某集团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火箭发动机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与仿真论证,设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14倍;某减速机公司,通过工业互联网对机床进行实时监测与预测性维护,设备利用率提高7.65%,运维成本降低20%。

人民网记者:我国工业互联网在哪些制造业之外的领域得到应用?

余晓晖: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已由制造业延伸到建筑、能源、交通、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如建筑行业具有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项目地点分散、多展业、多关系方、流动性强等特点,企业通过部署设计协同管理、虚实融合的施工协同管理等工业互联网应用,能以极小代价和最快速度实现建筑项目全过程的虚拟执行和优化调整,大幅提升设计效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水平、成本进度控制水平。再如能源行业对生产安全管理要求高,通过部署炉管在线寿命评估与状态监测等工业互联网应用,能够显著减少甚至避免发电企业锅炉爆管事故发生,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人民网记者:我国大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发展情况如何?

余晓晖:国内大型制造企业基本上都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工业互联网应用能力强,可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链互通和多环节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优化。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弱,资金和技术能力缺乏,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和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中小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补齐其信息化数字化能力短板,如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各类云化工业软件,中小企业通过订阅方式以较低成本快速提升生产可视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花费少而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快速获取订单与贷款,大大提高了生存与发展能力。如某企业构建协同制造平台,盘活了该省1.5万家结构件中小企业的闲置产能,使行业平均制造成本下降20%以上,并能快速响应市场;某制造企业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采集近1万家中小企业的生产数据,帮助金融机构从多维度评价企业信用状况,支持当地中小企业获得贷款8.2亿元。

我国有哪些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

人民网记者:为指导工业互联网发展,国家层面出台了什么样的政策?

余晓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强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2018年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这是规范和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确定了工业互联网“323行动”,即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两类应用,构筑产业、生态、国际化三大支撑等7项任务。2018年6月,为进一步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细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实现“三步走”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人民网记者:为协同各方力量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在组织机制层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编辑:孝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